你好,请
登录
首页
平台概况
新闻中心
中心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关注
平台资源
资源列表
平台服务
机时安排 A
机时安排 B
投诉建议
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
服务案例
下载中心
中心发布
调试工具
运行环境
关于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BJSHRIMP
平台组建背景
搜索
返回
西秦岭关子镇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
[
查看
]
李王哗
、
李曙光
、
裴先治
、
张国伟
西秦岭沿天水武山断裂带产出的关子镇蛇绿混杂岩由变玄武岩、变中一基性深成岩装岩以及少童蛇纹岩组成。变玄武岩具有平坦或轻稀土略亏损的稀土配分型式(( La/Yb) N = 0.63~1.24 ),且不存在Nb,Ta和Ti的负异常,表明它们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变中一基性深成岩装岩包含两种类型:类型I显示轻稀土富集((La/Yb)N >2.2),具有显著Nb负异常( (La/Nb)N >2.4)的特征,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类型11显示轻稀土亏损到略富集((La/Yb) N = 0.44~1.38 )、无显著Nb负异常(( La/Nb) N < 1.5 ),这些特征与上述变玄武岩类似,表明它们也是关子镇蛇绿岩的组成部分。蛇绿岩中辉长岩和闪长岩(该闪长岩属“大洋料长花岗岩类”)样品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534±9 Ma和517±8Ma,这反映关子镇蛇绿岩可能为早一中寒武世古洋壳残片。由于西秦岭的天水武山断裂带是东秦岭商丹断裂带的西延并共同被认为是华北和华南陆块之间的主缝合线,上述年龄对理解该带及古秦岭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制约。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高压麻粒岩PT 轨迹、SHRIMP锆石定年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查看
]
曲军峰
、
张立飞
、
艾永亮
、
吕增
、
王建平
、
周辉
、
王世炎
在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北康西瓦构造带一线发现了高压麻粒岩. 根据地质温压计的计算, 其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为760~820℃, 1.0~1.2 GPa; 角闪岩相退变的温压条件为620~720℃, 0.7~0.8 GPa. 高压麻粒岩具有顺时针PT 轨迹特征, 并具有明显的石榴石的“白眼圈”减压结构, 代表了碰撞造山过程中增厚的下地壳抬升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 锆石U-Pb SHRIMP分析结果表明高压麻粒岩中的锆石显示出两组年龄, 核部所代表的原岩年龄为(456±30) Ma, 变质边部所代表的高压麻粒岩的角闪岩相退变质的年龄为(177±6) Ma. 该区高压麻粒岩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紧密相关, 它的发现表明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可能代表了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消减的界线, 对于探讨古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关系及其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昆仑康西瓦西北部库尔良早古生代角闪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
[
查看
]
张占武
、
崔建堂
、
王炬川
、
边小卫
、
朱海平
、
罗乾周
、
王满仓
依据1:25万康西瓦幅区城地质调查成果,重.奴对库尔良早古生代深成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裂解期细粒黑云母角闪闪长岩拾石SHRI恻[PU一Pb年龄均值506.8Ma±9.8Ma,中杜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单颖粒锆石U一Pb法年龄500.2Ma±1.2Ma,表明其形成时代均为中寒武世。该同位素年龄的获得,为进一步详细地研究库地一其曼于特早古生代构造一岩浆岩带的裂解时限提供了直接的时代证据。
西昆仑康西瓦北侧蒙古包一普守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
[
查看
]
崔建堂
、
王炬川
、
边小卫
、
朱海平
、
罗乾周
、
杨克俭
、
王满仓
依据1:25万康西瓦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重点对西昆仑康西瓦北侧蒙古包一普守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43.1Ma±2.3Ma和430.7Ma±2.6Ma,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一早志留世。该成果的获得,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蒙古包一普守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及与其配套的早古生代花岗岩提供了直接的时代证据,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西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西昆仑康西瓦北部冬巴克片麻状英云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
[
查看
]
崔建堂
、
王炬川
、
边小卫
、
罗乾周
、
朱海平
、
王满仓
、
陈高潮
西昆仑冬巴克寒武纪片麻状英云闪长岩是1:25万康西瓦幅、岔路口幅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首次从原划古元古界埃连卡特岩群中解体出来的一套侵入岩。重点对该套侄入岩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高粉度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502Ma±9Ma,其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该同位素资料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详细地研究塔里木陆块与西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西藏西部冈仁波齐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夏斌
、
韦振权
、
张玉泉
、
徐力峰
、
李建峰
、
王彦斌
冈底斯岩带西段冈仁波齐岩体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结果为48.3 Ma±1.5 Ma, 该年龄反映了冈仁波齐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 属于喜马拉雅期, 相当于中始新世。岩体的形成时间略晚于印度- 欧亚大陆初始碰撞的时间, 为两大陆碰撞作用过程中的产物, 属同碰撞花岗岩。
西藏南部打拉二云母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查看
]
夏斌
、
韦振权
、
张玉泉
、
徐力峰
、
李建峰
、
王彦斌
应用锆石SHRIMPⅡ定年技术,对西藏南部拉轨岗日岩带东段的打拉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测试,获 得岩体形成年龄为24.7 Ma(晚渐新世)。打拉岩体中具老核新壳的岩浆复合型锆石特别发育,其老核年龄范围为2796.8~3196 Ma,反映打拉岩体所在部位的深部存在太古宙的古老基底。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SHRIMP 定年: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底侵作用的证据
[
查看
]
罗红玲
、
吴泰然
、
李毅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2=57.66~66.94%(> 56%),Al2 O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 46 x 10-6(<=18x10-6),Yb=0.72~1.42x10-6(<=1.9 x10-6),Sr=540.4~655 x10-6( >400x10-6);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 、Ti 、 Zr)含量低,LRRE富集(La/Yb =12. 11~28. 56 ) , Eu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Eu* = 0.95~1.09)。高Sr/Y ( 48.66~74.57 ) , La/Yb以及中等Mg#(38.72~46.16) ,K2O(1.11 -2.17)近似于壳源埃达克岩。克布岩体具有低@Nb(t)(=-15.1),高(87Sr/86Sr)t( =0.7073),也表明了它们的源岩来自大陆下地壳,明显不同于板片熔融来源的埃达克岩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近似。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下地壳拆沉作用形成的埃达克岩相比,克布岩体具有低的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克布岩体可能为玄武质液体底侵,导致变厚的下地壳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克布岩体中锆石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为291±4Ma,表明早二叠世初期华北克拉通下的底侵作用已经存在。 摘要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2=57.66~66.94%(> 56%),Al2 O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 46 x 10-6(<=18x10-6),Yb=0.72~1.42x10-6(<=1.9 x10-6),Sr=540.4~655×10-6( >400x10-6);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 、Ti 、 Zr)含量低,LRRE富集(La/Yb =12. 11~28. 56 ) , Eu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Eu* = 0.95~1.09)。高Sr/Y ( 48.66~74.57 ) , La/Yb以及中等Mg#(38.72~46.16) ,K2O(1.11 -2.17)近似于壳源埃达克岩。克布岩体具有低@Nb(t)(=-15.1),高(87Sr/86Sr)t( =0.7073),也表明了它们的源岩来自大陆下地壳,明显不同于板片熔融来源的埃达克岩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近似。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下地壳拆沉作用形成的埃达克岩相比,克布岩体具有低的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克布岩体可能为玄武质液体底侵,导致变厚的下地壳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克布岩体中锆石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为291±4Ma,表明早二叠世初期华北克拉通下的底侵作用已经存在。
天山东段天湖东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构造演化意义
[
查看
]
胡霭琴
、
韦刚健
、
张积斌
、
邓文峰
、
陈林丽
东天山天湖至星星峡地区广泛分布着片麻状花岗岩,顾连兴等(1990)和张遵忠等(2004)基于Rb-Sr等时线年龄为707.7±4.9Ma的结果,提出天湖东岩体最有可能形成于澄江运动造山晚期的挤压一拉张构造转折环境。因此,天湖东岩体的形成时代直接关系到甘东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我们的研究认为该岩体的地质产状和岩石特征均有别于东天山的元古宙巨眼球片麻状花岗岩,故对天湖东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作了 SHRIMP U-Pb年龄分析。研究中侧定的18粒锆石中没有发现任何元古宙残留锆石和相关的年龄信息,由17个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6.5± 19.8(2司)Ma,可以确定天湖东岩体为早古生代花岗岩,而不是元古宙(或澄江期)花岗岩。基于元素和Nd-Sr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它们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研究结果与东、西天山造山带其它地区获得的大量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年龄具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对揭示早古生代古亚洲洋部分洋盆的闭合时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天宝山组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
[
查看
]
耿元生
、
杨崇辉
、
杜利林
、
王新社
、
任留东
、
周喜文
川西会理一带出露的天宝山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它们的SiO 2含量为68.78%~76. 96%, K2O含量明显大于Na2O含量,Na2O/ K2O比值介于0.01~0.34之间,多属于流纹岩。酸性火山岩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高,Eu的负异常明显,Eu/Eu*=0.18- 0.35。微量元素中Ba、Ta、Nb、Sr、Ti相对亏损。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A型花岗岩相似。酸性火山岩的Nd(t)值介于一5.32到一4.78之间,与地壳衍生的S型花岗岩相似,表明天宝山组酸性火山岩主要来自先存的地壳物质。锆石SHRIM P U-Pb定年结果表明,天宝山组酸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028±9 Ma,属于中元古代晚期。
«
1
2
...
50
51
52
53
(current)
54
55
56
...
88
89
»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