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你好,请
  • 登录
  • logotext
    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查看] 杨经绥刘福来吴才来万渝生张建新史仁灯陈松永
    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其西起阿尔金-祁连,往东经秦岭,延至大别一苏鲁,全长超过4000km。柴北缘片麻岩中含柯石英锆石的SIMS离子探针原位微区U-Pb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452±13.8Ma,锆石的退变质年龄419±6.7Ma。SHRIMP U-Pb定年获得秦岭含金刚石片麻岩中锆石的下交点502±45Ma,上交点年龄1545±100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为原岩岩浆锆石年龄;获得榴辉岩锆石的上交点年龄1381±82Ma和下交点493±170Ma,认为上交点代表榴辉岩原岩年龄,下交点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获得江苏东海县青龙山榴辉岩含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锆石的年龄为441±9Ma,449±9Ma,和442±9Ma,造山带中存在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加里东期,第二期为印支期,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在时空分布方面是不同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由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延至东部大别一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事件没有在大别以西发现。认为中央造山带应是一个多期活动的造山带,较早形成罗德尼亚大陆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可能留下了10亿年左右的构造岩浆事件记录,如中央造山带中大量10亿年左右的花岗岩及基性超基性岩类;罗德尼亚大陆之后第一次裂解作用可能发生在8亿年左右;其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的洋盆裂开,蛇绿岩和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大量出现是一次十分强烈的板块构造事件,从东到西,沿中央造山带均有分布;加里东期造山事件之后印支期沿该造山带又有一次大的板块裂解和俯冲碰撞作用,表现在勉略蛇绿岩洋壳及大别一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的存在。中央造山带保留和记录了多期裂解、会聚事件,通过对其解剖,不仅可以认识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并由此理解全球的大陆漂移、一系列大裂解和大会聚等重大地质事件。
    秦岭发现金刚石:横贯中国中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新证据及古生代和中生代两期深俯冲作用的识别 [查看] 杨经绥许志琴裴先治史仁灯吴才来张建新李海兵孟繁聪戎合
    在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的错石中发现金刚石和大量石墨包裹体。金刚石具典型的1331~1334cm-1拉曼谱峰。变质金刚石的发现证明秦岭北带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俯冲深度>120km。片麻岩锆石的SHRIMP 定年表明,锆石核部代表岩浆事件的年龄或之前的残核年龄为1200~1800Ma。超高压变质新增生边部的年龄为507 38Ma,属早古生代。认为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与印支期大别超高压变质带240~200Ma是时空上两个带。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向西可以与南阿尔金一柴北缘早古生代(490~400Ma)超高压变质带相连,向东与大别西北部的熊店和浒湾早古生代榴辉岩(420~400Ma)相连,组成一条沿中央造山带北部分布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认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部的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应与南秦岭的高压蓝片岩带相连,组成一条分布在中央造山带南部的印支期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的发现,为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西起阿尔金,东至苏鲁的近4000km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条超高压变质带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证据。而沿中央造山带分布的两条超高压变质带说明:①中国南北大陆在早古生代就已拼接在一,其后,又有印支期的俯冲和碰撞叠加, 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分布在北部,后者在南部,两者时空分布可以区分。②两条规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说明中国南部大陆之间曾发生多期的俯冲碰撞作用以及巨量物质的消减,由此将影响到对中国大地构造和演化历史的重新认识,并对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
    北阿尔金恰什坎萨依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查看] 戚学祥李海兵吴才来杨经绥张建新孟繁聪史仁灯陈松永
    北阿尔金巴什考供盆地南缘花岗杂岩体特征及锆石SHRIMP定年 [查看] 戚学祥李海兵吴才来杨经绥张建新孟繁聪史仁灯陈松永
    甘肃北山地区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来自锆石的U-Pb同位素定年证据 [查看] 杨经绥吴才来陈松永史仁灯张建新孟繁聪左国朝吴汉泉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查看] 董国安杨怀仁杨宏仪刘敦一张建新万渝生曾建元
    为了解祁连地块起源与演化, 利用SHRIMP U-Pb 定年法获得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2 个片岩、2个花岗片麻岩和1 个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的锆石年代资料. 2 个片岩单颗粒碎屑锆石共有61 个具地质意义的年龄资料, 其锆石年龄分布于0.88~3.09 Ga 之间, 主要介于1.0~1.8 Ga, 约占70%, 峰值在1.6~1.8Ga, 部分在2.0~2.5 Ga 之间, 约占20%, 其余零星分布在太古代及新元古代. 2 个花岗片麻岩锆石年代为(930±8)和(918±14) Ma, 1 个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锆石年代为(790±12) Ma, 分别代表两次岩浆活动的年代, 可与扬子地块新元古代晋宁运动早晚两期的岩浆活动对比.本研究工作和前人的资料共同表明,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碎屑锆石年代广泛分布在元古代, 明显与华北地块在新、中元古代时为一稳定地台有所不同, 而与扬子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年龄频谱相似. 再加上钕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地层学及古生物生态的证据, 推论祁连地块并非由华北地块裂解出来再拼贴回去, 而是与扬子地块有较强的亲缘性, 在新元古代时同属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大约在震旦纪末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 形成当时原特提斯大洋中的陆块, 并于早古生代时随古祁连洋的闭合, 与阿拉善地块聚合形成北祁连褶皱带. 因此, 认为古祁连洋其实就是原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北祁连蛇绿岩属原特提斯蛇绿岩. 此外,早古生代时祁连地块发生明显的大陆再活化作用, 此作用与柴北缘大陆板块的深俯冲作用有关.
    龙首山岩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查看] 董国安杨宏仪刘敦一张建新曾建元万渝生
    柴北缘绿梁山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岩石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证据 [查看] 张建新孟繁聪于胜尧戚学祥
    © BJSHRIMP 2013 - bjshrimp.cn